EN 项目

高效搭建HMI设计系统

构建一致的用户体验和开发效率

什么是设计系统?

设计系统是由一套清晰的、规范与具象的指南,组织成可复用组件集合,帮助开发者(设计师 / 工程师)高效且一致地创建应用和产品。它是规范多方跨学科合作的一个极好的工具。正如设计师 Nathan Curtis 所说,“设计系统不是一个项目,它是一个服务产品的产品”。

搭建设计系统的优势

1. 构建一致的用户体验:系统化的规范文档与组件库,为公司的各类产品线提供了设计标准。设计的一致性让用户能缩短学习使用产品的周期,提升产品使用的信赖与满意度。

2. 提高设计开发效率:这是设计系统最显而易见的好处之一。设计师和开发通过合理复用组件库控件,来高效完成原型制作,加快产品研发速率,最小成本完成市场检验。

3. 促进内部合作和交流:一个成功的设计系统需要跨功能团队参与,例如设计师,开发团队,市场和品牌等,因此促进了公司内部不同职位的合作和交流,这种文化的建立也会帮助公司更有效地推出新产品或服务。

4. 建立设计和交付标准:对于一个市场明确,且拥有较多项目经验的中大型软件公司。大型产品较多,且产品的数量会不定期增长。在大规模的协作和交接时,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。

设计系统构成(设计侧)

设计原则与价值观

根据此设计系统服务的业务、人群定位、工作环境、工作流程来制定的,也影响和引导业务、开发以及设计向期望的方向前进。

设计样式库

从全局角度出发定义了产品设计的颜色、字体、栅格等视觉样式,同时也应用于设计控件和组件的制作。

设计组件库

设计产出的构成元素,通常分为原子与分子级别,不同的设计系统也会再向上扩展整合成有机体,模板级别。

设计指南文档

提供产品、设计、前端有关如何使用设计系统、设计样式与每个组件的详情指南以及相关的开发注意事项。

设计系统搭建第一步:统一认知

收集所有干系人对体验问题的认知,统一体验问题的解决目标。虽然目标可能都是通过设计系统统一用户体验,但是对于不同的商业与品牌目标,设计系统的侧重点可能会不同。因此,在建立设计系统之前统一认知至关重要。

对于刚开始搭建产品体系的企业,急需解决的可能是基础定义问题,因此侧重点会在基本设计原则的定义,以及组件与代码的统一;对于重新设计品牌后需要迭代用户体验的企业,侧重点可能在于基于新的品牌体验一致性,因此设计系统会偏重设计原则与设计规范的重新定义;对于需要统一多渠道供应商提供的用户体验的企业,其问题主要在于渠道间体验的打通与对齐,因此侧重点会偏向于各渠道场景的定位,以及针对各渠道的代码规范与落地工具。

设计系统搭建第二步:原子化走查

在完成基本认知统一后,接下来就需要基于依据原子设计理论,走查当前所有产品,提取需要进入设计系统的相关设计元素、组件、范式。

原子设计理论是 Brad Frost:在 2013 年提出的一套设计系统的组建方式。在 Brad 的理论中,设计系统就像自然界一样,是通过最基础的 “原子”,一步一步组合成最终的物体。这些 “原子” 就是设计中最基础的规则,例如颜色、字体、间距的定义。由这些定义,可以组成 “分子”,即一些基础控件,或者简单的图形样式。再由“分子” 组成 “组织” ,例如一些简单组件;然后由 “组织” 搭建 “模板” ,形成基本的功能模块。最后,作为基本模块的 “模板” 又组成 “页面” ,成为数字产品中的一个独立完整单元。

设计系统搭建第三步:优化设计元素与定义设计指南

这一步相当于打散再重组,通过定义设计指南,将拆分后的设计元素、组件统一优化升级再重新组成一个可行的设计系统。在这一步中,如何在重新定义中统一和拆分系统中涉及的品牌、渠道或平台,可能会是企业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。例如:同一企业多品牌下的数字产品,怎样规定品牌体验的统一与拆分;同一品牌下的多个渠道,如何规范渠道间的体验一致性。

因此在定义具体设计指南的过程中,不仅仅需要考虑设计与开发的技术问题,还需要从商业目标与品牌价值中寻找到什么是需要保持一致的,差异化的核心到底是什么。

设计系统的使用与维护

团队分工明细

构建设计系统的设计师与前端工程师:设计师需要负责分发、同步、更新在业务演进过程中不断迭代的设计系统物料;开发需要负责代码分发、版本管理、DEMO/API查询、质量管理、发布流程。
使用设计系统的设计师与前端工程师:团队全员,适时制定团队协作规范能够有效保障设计系统的合理运用。

迭代运作机制

日常迭代优化:现有设计组件在业务创新中无法满足,将建议提交给构建设计系统的设计师与前端进行评估优化;
立项迭代优化:一般 1-2 年周期内,由于品牌升级与业务扩张,现有产品需要系统化的品牌样式升级;此时由负责构建设计系统的设计师、前端工程师与业务使用者代表成立项目组系统化迭代现有设计系统。